阅读历史 |

第26章 体验打水(1 / 1)

加入书签

又透了好几遍,才勉强过关!

做完这些,七个人都是又累又饿,但是天幕说了,接下来还要去做饭,但是在做饭之前需要先打水。

天幕小视频中传来声音:

【打水,如果家里条件好的话,院子里会有一口水井,水井上架有辘轳,绳子的一端系着水桶,通过摇动手柄,提取井水。如果条件不好的话,只能去街道口和别人排队共用一口水井。】

视频中的朱熹、程颐、石崇、王永彬、宋江、刘邦和朱元璋,开始提着木桶去打水。

好不容易走到街口,发现水井前围满了人。

七个人仗着人多,挤到前面,先打到了水。

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,但却让天幕下很多人不满。

这些人平时就是在打水时被强行插队的人,由于在村里话语权不够,常常受欺负,打水被强行插队,就是其中一条,除此之外,如果缺水的时候,他们也往往是分到最少的,甚至不给分,每年需要给水浇地的时候,也是受尽白眼,分到的水还特别少。

所以天幕中七人下意识的行为,立刻就勾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憋屈。

有人骂道:

“还一代大儒呢,还皇帝呢,就这素质?”

“就你们知道着急,别人不急?”

打水这个事,听起来简单,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,比如朱熹,也不知是老眼昏花了,还是怎么的,水没打上来,反而把木桶掉进了井里。

还是朱元璋费了半天劲儿才用扁担把木桶重新捞了出来。

为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,朱元璋只得亲自打水,打好后让宋江把水提到一边。

打好水以后,朱熹、程颐、石崇他们这才发现,原来一担水居然这么重!

其中一担水还差点被他们打翻在地。

朱元璋没办法,为了避免把好不容易打到的水浪费掉,只好和宋江二人能者多劳。

原本天幕规定的是每人三担水,结果队友太废,导致朱元璋和宋江每人都挑了10担水。

工作量一下子就翻了好几番。

等水挑完了,朱元璋和宋江二人那脸拉得比驴脸都长。

朱熹、程颐一脸讪讪,朱熹道:

“听说你是来自后世大明的皇帝是吧?听闻你也姓朱是吧?”

“老夫是宋代理学大儒朱熹,老夫的名字你应该听说过吧?”

朱元璋木着脸点点头:

“听说过,久仰!”

朱熹一副理应如此的笑容,点点头,又做出一副施恩的态度:

“看在你今天帮老夫这么大忙的份上 ,为了感谢你,你以后可以以老夫孙子的名义自称了!”

朱元璋:“……”

虽然他确实想过以朱熹后人的名义,为他老朱家血脉贴金,但问题是,现在这是什么场合啊?

现在他们是在被天幕惩罚,是在直播,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!

特么的,这么说,让他的面子往哪放?

天幕下的人也是乐的直拍大腿。

大秦。

扶苏一脸的疑惑:

“这个朱熹怎么恩将仇报啊?别人帮了他,他居然还让人给他当孙子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